找到相关内容197篇,用时1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游方记抄

    轮经十力经等者。即上都章敬寺沙门悟空本名法界。因使罽宾。于中天竺国之所得也。师本京兆云阳人也。乡号青龙。里名向义。俗姓车氏。字曰奉朝。后魏拓拔之胤裔也。天假聪敏。志尚典坟。孝悌居家。忠贞奉国。遇玄宗至道...

    新罗慧超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652210.html
  • 僧宝正续传(1)

    于是庵于母室之外。名曰精进。谛味宗师之语。而励精于道。君子称孝悌焉。母殁。心丧三年。去游江淮。一时大宗师多所参扣。晚见真净禅师。闻其夜参。贬剥诸方。以黄檗接临济。云门接洞山机缘。为入道之要。擿其疑处以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4052821.html
  • 现代禅的戒律观(1)

    是良心的无上命令,如“孝悌”、“仁爱”、“忠信”等等。在伦理学中,在“道德律”之外,有所谓“由习俗形成的法规”,它往往只是对某项职业或某一民族所规定的一些行动规则,而不在良心上构成严格的义务35[35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3053228.html
  • 武侠文化与儒道佛伦理

    ,并把这种孝悌的风气带到政治上,就是参政了。这便是从家庭道德的孝道而推及国家政治的政道。   2、克己复礼。克己复礼是为仁,仁的主旨是爱人。仁是人的内在道德修养,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;人的内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3454498.html
  •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

    斯仁至矣。”(《论语?述而》) 这里指出了礼乐形式背后的是生命的感通和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。“仁”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、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、痛痒相关,即社会普遍的同情心和正义感;孝悌是“仁”的基础,“仁”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51455484.html
  • 试论佛法的解毒功能

    经济具有田园风味,宗法种姓伦理文化在同一阶层内部亦有浓厚的亲情孝悌的人情色彩,但它们却是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表现。在善良的人们看来,维护某种原始的和平社会,即便不是最好的,但毕竟也是无害的。实际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13955977.html
  • 弘赞法华传(2)

    门人善思者。亦诵法华。万有余遍。临终之日。幡华音乐。纷聒空际。在寺僧众。咸悉见闻。又自见华台迎之。思乃端然拱立。合掌而化。远近观者。如堵墙焉。不许葬埋。施诸飞走。  清信士韦仲圭。临邛人也。天性孝悌。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0057528.html
  • 中国美学若干局限分析

     应该说,孔子的“我欲仁,斯仁至矣”(注:《论语·述而》。),“泛爱众而亲仁”,“其为人也孝悌,而好犯上者,鲜矣”(注:《论语·学而》。),基本能概括出孔子以“仁”为美的理想追求。只不过在先秦美学和...

    吴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0257867.html
  • 儒释道三教异同论

    物我之间、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、痛痒相关,即社会普遍的同情心和正义感;孝悌是“仁”的基础,“仁”是把孝敬父母、敬爱兄长之心,把父母子女兄弟之亲情往外一层层推扩,推己及人;“仁”不仅是社会的道德标准,更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4259625.html
  •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(2)

    活动经费、提供公共设施用地、提供观光用地、捐助兴建图书馆文物馆、捐助救护车、捐献各种文化基金或乡村建设基金、自行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、举办孝悌楷模表扬、兴建学校、音乐厅、美术馆、公园、公厕、托儿所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560057.html